《人民的名义》:孙连城才是被观众误解最深的人物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光明区区长孙连城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由于他对光明峰项目相关的新大风服装厂批地、光明区信访窗口改造等事情推动不力,从而惹怒了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导致被罢官,并被发配到了少年宫带着孩子们看星星。

作为“懒政”干部的代表人物,相信很多观众对孙连城这个人物命运感到可笑。然而,若从现实意义讲,我认为孙连城才是被观众误解最深的人。

《人民的名义》:孙连城才是被观众误解最深的人物

相较于高育良的老谋深算、祁同伟的野心勃勃,孙连城的职位虽低了那么一些,倒也活得更清醒且洒脱。

从剧中可以看出,孙连城虽有傲气,倒也看得开。他深知自己在区长的职位上,已经接近了职场天花板。他有责任感,却深感自己资源一般、能力有限,没有什么汉大帮、秘书帮为依靠

因为深知,在毫无意义的道路上盲目努力,付出再多,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南辕北辙,自我感动,自欺欺人。因此,早早便放弃了不惜一切代价往上爬的想法,熬熬资历,混混日子,得过且过,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生活及兴趣爱好上。

《人民的名义》:孙连城才是被观众误解最深的人物

事实上,当初市委书记李达康让孙连城去接手光明峰项目,他不知道干好会得到提拔么?他肯定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干坏了呢?一堆烂摊子让谁去收拾?还不是他自己!可以说,一点小纰漏都可以让他坠入万丈深渊。因此,他才会跟李达康说:“我是怕这帮工人呐,干不出什么名堂来。现在是市场经济,那些有本事的人,哪个不单干呢,谁还会拉着他们?”

眼看着自己升迁无望,同流合污又不敢,上司还天天忽悠你加班,给你画大饼,好事没你的份,背锅扛雷永远是你。换做是你,你怎么办?于是,孙连城的选择是:撂挑子。既然谁都得罪不起,那就跳脱世俗,做个得过且过之人也挺好。

《人民的名义》:孙连城才是被观众误解最深的人物

或许,在外人看来,被罢官去少年宫是一件滑稽可笑之事。可是,对于孙连城而言,摆脱掉光明区区长这个做什么都是错的烫手山芋,返老还童,何尝不是一件幸事?陪孩子们看星星,既可以养活自己,又能兼顾自己的兴趣,在别人眼里的高低贵贱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说,孙连城才是这部剧中活得最清醒的人。毕竟,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既做不了高育良,也做不了祁同伟,于是,成为孙连城这样的人,则是他们无可选择的出路。仔细想来,何止官场,所有职场都一样。毕竟,在这世间,无论哪里,都是普通人居多啊!

《人民的名义》:孙连城才是被观众误解最深的人物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