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炮轰周星驰,这些年他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坛的?
踩着别人肩膀成名的六小龄童
86版的《西游记》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90岁的老人,下到幼儿园的学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中六小龄童塑造的孙悟空深入人心、六小龄童多年坐享老戏骨,表演艺术家的美誉。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初杨洁导演第一人选并不是六小龄童,而是六小龄童父亲的爱徒刘建杨。上世纪八十年代,能出演猴戏的有两个派别,一个是活跃在北京地区的“北派”,另一个是活跃在浙江地区的“南派”。但当时《闹天宫》的孙悟空扮演者董志华,但董志华当时的排表已经很满了。所以杨洁打算找六龄童的徒弟刘建杨来出演,刘建杨在表演猴戏方面天赋极高。而六龄童当时是“南派掌门人”,杨洁想要找刘建杨,必须通过六龄童。当时六龄童刚失去儿子小六龄童不久,想提拔自己的小儿子六小龄童,所以他表示刘建杨有其他工作要忙,自己的儿子六小龄童可以试试。杨洁导演当时看了几遍六小龄童的表演,觉得他太娇气,没有猴子的精气神。杨洁导演还是想看看刘建杨的表演,但他拗不过六龄童,而且杨洁导演心太软,受不了六龄童的“绑架”所以给了六小龄童扮演孙悟空的机会。

六小龄童成名后忘恩,在杨洁葬礼上宣传自己电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拍摄了《西游记》并全世界热播。但当时日本把西游记改得面目全非,里边的唐僧一角改成了女性,这一点让国人气愤至极,杨洁导演发誓要拍摄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西游记》,不为成名,不为钱,只为了艺术。前面说到杨洁导演,因为心软选择了,一开始并不是很看好的六小龄童。但总算《西游记》能开机拍摄了,但是在1982年的环境下,经费不足,技术不足,在电脑都不普及的时代,拍摄有多艰难可想而知。仅仅25集的电视剧,拍摄时间长达6年。为了取景几乎走遍了全国,翻山越岭更是家常便饭。做这些单纯为了将原著真实地还原,让国人看到具有艺术感的《西游记》。电视剧播出后,杨洁导演的愿望成真了。《西游记》火遍了大江南北,剧中的师徒四人也成为了家喻户晓人物。但成名后的六小龄童忘记的杨洁导演一直说的,“不未成名只为艺术”的初衷,带着另外的师徒三人接商演赚钱,杨洁导演知道后训斥了他一顿,他一气之下与杨洁导演反目成仇。2017年杨洁导演去世的时候,六小龄童最先赶到了葬礼现场,这点让人很感动。但他当时在录制感谢杨导演的视频中,趁机宣传了自己主演的中美合作的3D电影。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做,表现了对死者的不尊重。

一边炮轰周星驰,一边吃自己的“老本”
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撑起了几代人的回忆。可是之前人们眼中德艺双馨的老戏骨,近些年越来越受争议。很多人觉得原因在于六小龄童太“双标”。孙悟空好像成了他独有的代名词,不允许别人“亵渎”。周星驰导演的《大话西游》播出后,六小龄童曾在一个文化交流会上,炮轰周星驰。指责周星驰人妖不分,他接受不了,孙悟空跟白骨精的恋爱。他甚至觉得周星驰是在侮辱民族文化。而他的炮轰好像是针对性的,他指责周星驰恶搞西游记,但是他却去客串了王宝强导演的《大闹天竺》。口口声声说要尊重西游文化。不能随便翻拍,对周星驰是一味地指责,而王宝强翻拍他却去支持。而且他本人。还和美方合租了一部3D的西游电影。还利用孙悟空的名气,代言了很多广告。此外还代言了西游记的游戏,这款游戏中孙悟空,可以和白骨精结婚,可谓是非常打脸了。更过分一点的是,吴承恩老先生的故居,挂满了六小龄童孙悟空的照片,院内立满了六小龄童的雕像,不管是六小龄童自己做的,还是当地旅游局蹭六小龄童的热度,这都是对吴承恩先生的不尊重,这到底是谁的故居。文化是多元化的,一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话西游》能成为一部经典的电影,其中肯定有它,能被观众深刻接受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能只接受对自己有利的, 文化的发展,我们都要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