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第一!站在年度电视剧高点的为啥是《人世间》?

文学艺术的传统格局早已打破

蝉联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第一名;CSM全国网平均收视率创CCTV-1近三年电视剧新高;爱奇艺站内热度突破9000……种种迹象表明,作为2022年的开年大戏,由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之一、作家梁晓声的小说《人世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无疑已经站在年度电视剧的高点。

自动草稿

《人世间》以平民子弟周秉昆为主线,以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为卷轴,揭示了不同的人群生活境遇的裂变——新中国第一代工人、知青、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文革”中曾被“打倒”过又复出的党的干部……所有人的命运起伏的微光,汇聚成了一个国家时代中的洪流。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评论家阎晶明看来,梁晓声的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的几率很高。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今夜有暴风雪》《年轮》,到几年前的《知青》,再到今天的《人世间》,他的小说不但被影视制作人、创作者追踪关注,而且总能引来观众热议。

“他的作品在高度和深度上有一种恰如其分的分寸感,不瘟不火,不急不缓,清晰而不僵硬,生动而不空灵。时代印迹、社会演进、人物命运、人性思考,各种要素妥帖地粘合为一体。因此特别容易引起影视界的关注。”阎晶明说,这些要素与主流电视剧艺术要求相匹配,即现实生活+社会变迁+时代潮流+个人命运+生活哲理+道德之善。

《人世间》的不少观众都是先被电视剧吸引,转身去买书。对此,阎晶明的解读是,文学为影视提供了优秀资源,影视也擦亮了文学品牌。

近些年来,许多优秀文学都有作品被改编成为影视剧的命运。例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装台》等。科幻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崛起,也为影视艺术提供优秀的资源,如《大江大河》《流浪地球》《琅琊榜》《甄嬛传》《芈月传》等。

“同时也要注意到,一部电视剧一旦获得成功,剧本也可以改编成为小说。”阎晶明举例说,比如2021年年初,由龙平平编剧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获得巨大成功,成为现象级作品,到年底,由剧本改编的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正式出版,从党史专家到著名编剧到小说新秀,龙平的华丽转身也颇有代表性。“这部小说同样具有一读之价值,文学界也应以广阔的胸怀接纳。”

他认为,在今天,科技与艺术、与传播已经高度融合,文学艺术的传统格局早已打破,纯文学、严肃文学、主流文学,这些概念及其内涵如何理解、界定,都需要重新考量。

02

“写人的命运的沉浮”

“时代的特征主要是由人的生存特征来体现的。倘要写出时代的特征来演变,则必较多地来写人的命运的沉浮。那么,《人世间》不可能不是现实主义风格的。”回忆《人世间》的创作心路时,梁晓声这样说。

当他动笔写作《人世间》时,对于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文学的意义,心中已经有了清晰的答案——既要写“人在现实中是怎样的”,也要写“人在现实中应该是怎样的”。

在这里,现实主义不是一个与浪漫主义相对应的创作方法概念,而更是一种文学创作的精神追求。

梁晓声对中国社会发展进行密切关注、深入思考并总能发出自己独特声音。“梁晓声的小说里有三样东西——有历史,是当代人曾经经历、依然历历在目的当代史,是与今天的生活密切关联的现实;有生活,这种生活是与大的时代潮流相裹挟,通过对生活的描摹而得以认知社会风尚的生活;有个人命运,而这种个人命运又是一时代人的写照。”阎晶明评价道。

自动草稿

《人世间》的粉丝们,在作者展现的人间情怀中,如同踏入时间的河流,温习历史、观照当下、瞻望未来,这也刷新了文学在新时代的存在感。

“文学作品在当下能够出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说明文学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有价值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告诉记者。

作为文学研究者,刘宁认为,文学和时代、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文学生动地反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体验和情感。它的节拍是与时代同步的,而不是落后于时代的。文学用情感来打动人,在打动的基础上做思想上的提升,对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能经受住时间和历史考验的经典之作,作者都有对时代人生的深刻认识。这些精品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发挥了巨大作用。”刘宁说,“在今天的文学里,儒家的‘兼济’‘独善’等观念很突出,引导人们不仅要过好自己的日子,还要对社会贡献责任。”

03

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

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作为社会科学界政协委员,刘宁当时就在会议现场聆听,这也激发起她对新时代文学功能的思考。“新时代需要高质量发展和创新,而人们在精神上丰富和充实起来的状态有利于激发创新,所以当下对于人文价值包括文学,提供了一个很强的时代需求。”

“现在不像改革开放起步那些年,只要经济发展了,大家能吃饱,日子过好一点点就行对吧?”20世纪90年代,刘宁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求学。她还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整个社会对经济发展的追求超越了一切,赚钱成为许多人最重要的追求,文学被远远抛在脑后,成为一门“博物馆里的学问”。

就在刘宁和同学们有些灰心的时候,在一次小范围的会面中,唐诗专家林庚先生对文学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回归,作了惊人的预判。他对学生们说,“随着我们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国家实力增强了以后,大家一定会越来越喜欢中国的文化,越来越热爱中国的古典文学。我年纪大了,很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但是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看到这一天的!”

当时,在座的人对文学的未来并没抱有坚定的信心,可谓半信半疑,林庚先生也已于2006年作古。但在今天,这句话已成为现实。

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不曾放弃这个深邃的思考。

当一个终于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一个已经站在尖端科技创新巅峰的科学家,一直追求的目标实现后,接下来奋斗的动力来自何方?在刘宁的观察中,许多人转而向文学经典寻找答案。如果只是功利性地追求做名校名师,只是想拥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这种动力不足以支撑人们前行。“到这一步,更需要发自内心地热爱科学,热爱学术,才能有一种自发的动力。我觉得文学在这个时候就能够发挥特别大的作用,接受过人文学科训练的人,思考问题会有综合的视野。”她认为,只有在精神层面拥有了一种幸福感,人的综合性素质和发展协调了,才能真正推动从0到1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