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春晚小品引发短视频现象的五点思考

虎年春晚上,在小品《喜上加喜》中,张小斐饰演的儿媳妇,把和婆婆的日常生活拍成短视频段子,引发了贾玲饰演的婆婆的不满, 上演了一场婆媳大战,贾大妈还凭着短视频,意外收获了爱情,使电视机前的观众笑得喷饭。

贾玲春晚小品引发短视频现象的五点思考

随着1994年互联网在中国落地生根,28年间,互联网已从尖尖小荷变成了参天大树,尤其是随着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很多人已经品尝到了互联网带来的甜头,比如网络直播与短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已深入生活各个方面。如果让猪站在风口,猪都会飞,这句话完美诠释了当下短视频的风头。

贾玲春晚小品引发短视频现象的五点思考

尽管短视频日益成为这个时代的“网红”,其带来的诸多问题却日益凸显,亟待引起重视,妥善给予应对。

首先,短视频和网络直播行业没有门槛,主播素质良莠不齐。有的直播平台利用这一点,为追求流量、吸引眼球,任由主播穿着暴露、言语粗俗、行为恶劣,借此方式吸引用户打赏,甚至诱导未成年人进行充值打赏,动辄成百上千元,积少成多,害人不浅。

贾玲春晚小品引发短视频现象的五点思考

第二,为了博眼球、赚流量,一些网络短视频放松了对质量的要求,导致流量稀释了质量。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翻拍文化”“翻拍热” 层出不穷;有的依靠“卖丑”来收割流量的网络直播曾经屡见不鲜;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把短视频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有的甚至出现调侃崇高、扭曲经典、丑化英雄人物的高级黑低级红乱象。如央视新闻就曝光了一个案例,某网络视频团队教给四川凉山的小女孩演戏卖惨,为了让小女孩流眼泪使视频更加真实,该团队给小女孩滴眼药水,甚至掐孩子,其目的不过是为了直播带货卖苹果。

第三,未经授权即对原创作品进行剪辑、搬运、传播等侵权行为层出不穷,不仅掏空了原创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影视行业的健康生态。在2021年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前夕,相关影视公司、视频平台和影视行业协会联合发起集中维权行动,体现了依法向短视频侵权行为说“不”的决心,可见问题的严重程度。

贾玲春晚小品引发短视频现象的五点思考

第四、短视频的走红,加剧了民众进入碎片化信息时代的步伐。当前的环境下,快餐式文化大行其道,不利于深度信息的传播交流来说。民众阅读书籍的时间越来越少,对地理人文、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深层次了解越来越少,很多事我们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浅阅读造成的后果造成民众诸多文化气质的流失,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五,以前当问到孩子们长大的梦想是什么,回答大都是考名校、做医生、当老师、做科学家等等。而现在,再问到这个问题时,有许多回答是当网红。而被问到原因时,回答居然是网红随便发发视频,就能获得无数人的追捧,轻松变现。更有甚者,短时间内能赚到普通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请问这样的价值观是否被严重扭曲了呢?

贾玲春晚小品引发短视频现象的五点思考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