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股强势反弹,利好消息频传透露哪些市场风向?

历经半年低迷期后,保险股终于迎来强势反弹。7月15日,保险股一改颓势强势上涨,wind保险指数上涨3.73%。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股的“先抑后扬”,释放出对于业绩更确定的青睐信号,主要是近期整个周期行业关注度提升的带动。

 

    具体而言,众安在线股价大涨16.6%,创下5个月以来最大涨幅,收于49.8港元,领涨保险板块,盘中最高价突破50港元,市值超过700亿港元。
    在港股保险股中,除了众安在线外,中国平安(59.700,-0.28,-0.47%)亦成交放量,上涨3.69%;而中国平安在A股市场涨幅则为3.57%,亦领先于多家公司。
    与此同时,中国太保(28.040,-0.33,-1.16%)、新华保险(44.480,-0.87,-1.92%)等股票涨幅亦居前,分别为5.70%和4.01%。此外,位于保险业头部的中国人保(5.830,-0.06,-1.02%)、中国人寿(30.970,-0.23,-0.74%)亦表现较佳,前者创下1.55%涨幅,而后者在港股市场涨幅为1.6%,A股市场则达2.09%。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这反映了市场越来越关注低估值板块以及有稳定现金分红的领域,前两周对新能源板块过度关注之后,市场开始寻找业绩更确定的一些领域。
    “通常保险作为重要且典型的周期行业,每年四季度的表现从概率上会较好,当前的一个板块上行效应,主要是近期整个周期行业关注度提升的带动,也反映了市场风格的切换。”对于保险股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陈雳如是分析道。
    实际上,保险股今日的大涨,在近期已有预兆。
    在此次大涨之前,保险股几乎半年可谓“大好江山一片绿”。对于年内保险股整体表现颓靡,此前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原因主要是新单数据短期承压。
    不过,看好保险股未来投资价值的投资者们亦随着股价下跌而纷纷开始加仓。如近日HK联合交易所的权益披露便显示,7月5日,摩根大通以每股约96.40港元的价格增持友邦保险股份约1.71亿股,共计增持约164.91亿港元。
    中金公司(58.480,1.43,2.51%)近日亦发布研究报告,将众安在线评级升至“跑赢行业”,目标价上调至52港元。报告称,随着年轻、教育程度高、主动保障意识高、具有在线消费习惯的群体到达保险消费年龄段,为包括众安在内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提供重要机遇。而上月,广发证券(14.580,0.10,0.69%)首予众安在线“买入”评级,目标价为64.28港元。
    而亦是在近日,大华继显发布研究报告,内地保险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较五年平均水平折让27%,认为所有负面因素都已被消化,上调板块评级至“增持”;此外,中国平安(HK2318)仍是寿险和财险板块的领导者,予目标价102港元和“买入”评级。
    利好信号频频,业内人士认为,这体现出国内保险板块投资、负债端修复卓有成效。日前发布的瑞士再保险瑞再研究院最新一期sigma报告《世界保险业:加速复苏》之中便认为,全球经济强劲复苏推动保险市场反弹,中国保险业增长持续领跑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将引领全球保险市场增长,中国市场总保费收入预计在2024年超过1万亿美元,全球份额持续提升。”对于中国保险市场的未来,瑞再研究院表达了信心。同时报告指出,新冠疫情的冲击加速并巩固了保险业的范式转变;风险意识的显著提升和数字化进程的飞跃成为保险行业长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不过,通胀成为非寿险公司面临的重要中期风险。2021年,全球非寿险保额预计上涨2.8%;受益于消费者风险意识提升,全球寿险保费预计增长3.8%。
    而在监管层面,7月1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也为保险业注入了“强心剂”。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便介绍称,今年上半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2.9万亿元,同比增长5.2%;提供保险保障金额5276万亿元,同比增长31.6%;累计赔付支出7651亿元,同比增长21.3%,充分发挥风险保障作用。
    与此同时,在投资端,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张忠宁亦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称,到今年5月末,保险资金通过投资企业债券、股票、基金、股权、资管产品等方式,直接投资制造业、能源、科技及相关基础设施领域4.35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19.07%。
    据张忠宁透露,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化改革,支持险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长期资金支持。一是完善监管政策。修订保险资银行信息港资金融产品的政策,将更多风险收益特征符合保险资金需求的金融产品纳入投资范围。适度放宽保险资银行信息港资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的要求,丰富产业资金和科创类基金长期的资金来源。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资产支持计划发行程序,提升产品发行效率。三是开展产品创新,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长期限产品,通过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股权结合等形式,满足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