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见普京?拜登:除非他主动,北约也有准备

最近几天,俄乌局势再度升级,克里米亚大桥被乌特种部队袭击、俄军导弹打击乌全境多个城市、乌军炮击俄别尔哥罗德一变电站致当地大规模断电……你来我往之间,让全世界都陷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中,“欧佩克+”决定减产200万桶/日、美德向乌提供防空系统、基辅方面被迫停止向欧出口电力、G7则再度召开峰会,在这一团乱麻之中,却隐隐约约有3条线索显示,俄美或在不远的将来迎来俄乌冲突爆发后的首次领导人对话。

G20见普京?拜登:除非他主动,北约也有准备

线索一,拜登对普京的态度变了。

当地时间11日,刚刚结束七国集团(G7)线上会议的美总统拜登,在接受美媒CNN的采访时声称,他认为俄总统普京是一个“理性的人”,但在“入侵”乌克兰这方面“严重失算”。此外,拜登仍然认为普京“犯下了战争罪”,因此觉得“没有看到现在和他见面的意义”。可紧接着,拜登话锋一转,声称如果普京“在G20峰会上走近我”,双方谈一谈被俄定罪的美篮球运动员格里纳的命运,那见面是可能的。不过,拜登似乎并不抱有希望,最后补充了一句“但我无法想象”。

一来,拜登曾经对普京的称呼是什么?一次是“杀手”,两次是“战争犯”。这些说法,都曾引发克里姆林宫的回应:“不可接受且不可原谅”。但这一次,拜登的措辞还算温和。“理性的人”,意味着可以对话沟通、共同协商解决问题,这足以反应拜登的真实想法。

二来,拜登其实已经透露了俄美元首对话的条件,一是要俄方主动,二是双方能在以格里纳为代表“换囚方案”中达成更多的共识。毫无疑问的是,拜登是期待能在G20峰会期间能有所突破的。有意思的是,俄外长拉夫罗夫也在当地时间11日接受了俄媒的采访,他声称俄罗斯并不拒绝会晤,如果收到美方的提议,“我们会考虑”在G20峰会期间进行俄美元首会晤。目前看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阿联酋总统阿勒纳哈扬对此都有一定的意愿。

三来,要特别注意的是,拜登是在参加完G7领导人视频会议后,才接受美媒的采访的。而此次会议,重点其实不是讨论对乌援助,而是讨论能源问题,法德意三国代表的欧盟现在对华盛顿有很有意见的。当然了,自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业务赚得盆满钵满,可欧盟已经开始公开质疑美方违背“友谊的真谛”了。须知,欧盟自12月5日起将禁运大部分俄油,届时为了弥补每天至少130万桶的缺口,势必要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和他国竞争,只会进一步推高油价。对于刚刚被“欧佩克+”减产消息刺激到的美国而言,这当然不是个好消息。

线索二,美国的中东盟友让华盛顿慌了。

同样在11日,今年5月刚上台的阿联酋总统阿勒纳哈扬首次访问俄罗斯,和普京一同讨论了乌克兰局势。事后,阿联酋外交官马克图姆表示,该国对俄立场不会改变,两国关系只会加深。有意思的是,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之一,阿联酋再度表示“与俄罗斯的牢固关系不会损害与美国的接触”,并意有所指地强调“将和所有国家同样等距协作,一方不会凌驾于另一方之上”。

线索三,北约突然的强硬很不寻常。

还是在11日当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11日宣布,北约将在下周举行核威慑力量演习,而不会因为俄乌冲突而突然取消一次“常规的、长期计划的演习”,否则会发出“绝对错误的信号”。对此,美联社声称北约这是没有顾及俄方的警告。说实话,这件事还挺让人惊讶的,因为此俄乌冲突爆发后,强如美国也多次推迟“民兵3”洲际导弹的试射行动,且美国政府毫不掩饰地表示,这就是为了避免他国误判,导致局势不必要升级。

换一个角度思考:大国谈判之前,是不是总会有一些“挑衅事件”发生?别忘了,谈判是要筹码的,谈判前的施压就是创造筹码、增加底气的常规手段。

views